来源: 盐田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发布时间:2024-08-20
曾滔(等)代表:
您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老旧小区停车位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街道常态化联合消防、应急等单位部门,结合日常安全巡查、专项整治、消防安全夜查等行动,重点对辖区电动自行车入楼入户充电、违规停放、飞线充电等消防安全隐患进行整治;每月开展充电桩安全巡检,做好隐患排查登记,要求物业企业和建设单位整改隐患,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
二、 结合《深圳经济特区消防条例》宣贯和《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消防安全规范》要求,街道组织物业企业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举办多场针对性强、专业要求高的业务培训,明确其安全主体责任,落实物业管理职责;加强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和停放安全宣传教育,登门劝导和组织居民自行搬离违规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并在所有小区、公共场所、城中村等楼宇、区域张贴电动自行车事故警示海报和禁止入楼入户充电停放警示标志。
三、加强宣传和引导。在所有小区、公共场所、城中村等楼宇、区域张贴电动自行车事故警示海报和禁止入楼入户充电停放警示标志。结合日常排查整治行动,对部分居民登门宣传,现场说法,制止其室内充电或违规停放电动自行车行为。
四、关于“探索建设电动自行车多层立体停车库,重点针对地面、地下空间受限的老旧小区、交通接驳点等场所,研发建设便捷美观的多层立体停车库”建议。截至2024年4月,盐田区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约37000辆,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约44000余辆,约占全市电动自行车总量的0.8%。今年以来,我区多次开展了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增加非机动车停放区、寻找零散用地停放车辆等途径,已基本解决了重点热点区域的电动自行车停放难题。具体如下:一是我区交通部门牵头开展了非机动车停放设施施划工作,在盐田五街、东海三街等路段及鸿安围站、盐田墟站等地铁站,新增非机动车停放区80余个,秉持“应设尽设”的原则,我区利用行道树之间的空间、桥底空间等地,持续开展施划工作,大力缓解了辖区范围内电动自行车的停放问题。二是积极寻找协调辖区内零散用地,分流市政道路上的电动自行车,如深盐路保发大厦段常常淤积电动自行车,影响市容市貌,我区利用保发大厦后方的小公园空地,设置停放设施及指引标识,成功分流60辆电动自行车。
此外,我区正积极探索地面、地下空间受限的老旧小区、交通接驳点等场所的立体停放方式,考虑到停放矛盾突出区域的地面停放设施已基本满足停放需求,在具体实践中暂未达到多层立体停车库的设置要求,我区在日后的工作中将持续关注电动自行车增长量及市民诉求,综合研判停放设施的供需情况,不断完善辖区电动自行车停放设施。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们对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工作的关心支持。
相关稿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打开当前页